2015年6月18-19日,由外交部亚洲司主办,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承办的第一次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联席会议在京成功召开。会议特邀嘉宾和代表包括外交部亚洲司黄溪连副司长,吉林省贸促会赵强华会长,商务部、教育部、文化部、环保部等相关部委主管官员和项目负责人,山东、上海、辽宁、天津等省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杨力副校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刘宏副校长,以及国内各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负责人。黄溪连副司长和外交学院江瑞平副院长分别致开幕辞。
黄溪连副司长在致辞中指出,中日韩同为东亚重要国家,三国加强合作,利在三国,惠及亚洲,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为推进中日韩合作的健康稳定和长远发展,必须加强智库建设和交流。当前,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建设已初步成型,研究中心布局基本完成,各中心积极主动开展活动,不断拓展对外交往。未来,推进三国思想库网络建设必须注重服务外交大局,树立自身特色,加强沟通协调,提升能力建设。
与会代表围绕中日韩地方合作、各中心工作交流、中日韩合作政策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了讨论。山东、上海、辽宁、天津等省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分别就各自省市对日和对韩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发言,并对推动中日韩地方合作提出了建议。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吉林省贸促会会长、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强华、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宏、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南开大学中心代理主任刘澜飚和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俊菊分别就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研究重点、服务方向、对外交往等方面进行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加强中央、地方以及各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为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文化部外联局亚洲处处长常禹萌、环保部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东北亚(中日韩)室主任周军分别介绍了中日韩自贸区、“亚洲校园”项目、“东亚文化之都”项目以及中日韩环保合作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江瑞平副院长提出了中心“三三”制工作计划:一是推动三个“沟通”,包括加强与政府沟通,加强与企业沟通,加强与兄弟中心的沟通,健全中日韩合作智库网络。二是建立三个“体系”,包括联席会议机制化,信息交流常态化,定点调研系列化。三是落实三个“共同”,包括共同设定议题,共同开展研究,共同举办会议。与会代表对此表示高度认同。
推进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建设对于三国合作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外交学院作为中方牵头机构,将致力于在构建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统筹和协调作用。与会代表达成两点共识:一是责成外交学院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会议纪要。二是拟定每年召开一次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联席会议,由各中心轮流主办。经商议,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将主办第二次联席会议。
外交学院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Trilateral Cooperation Studies Center, TCSC)于2013 年10 月正式成立。它是首家由官方认可的专门从事中日韩三国合作研究的学术机构,其宗旨是促进中日韩三国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三国官产学媒对话搭建平台。外交学院院长
2015年3月,第七次中日韩外长会决定推进三国智库网络等合作项目。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日本国际关系论坛和韩国国立外交院已分别被指定为“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国家协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