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17日,“第二次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国家协调员会议暨中国—东盟关系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功举行。会议由我院亚洲研究所和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ISIS Malaysia)共同主办,来自东盟十国和中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NACT中国”代表团由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带队,成员包括外交学院和云南大学的专家学者。
马来西亚十分重视此次会议,做了精心准备。马来西亚副外长Seri Reezal Merican Naina Merican出席中国—东盟关系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拉兹坦(Tan Sri Rastam Mohd Isa)全程参与两个会议,马来西亚当地媒体对会议有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马来西亚副外长Seri Reezal Merican Naina Merican在11月17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关系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充分肯定了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20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和期待,希望东盟能抓住“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机遇,将东盟共同体发展战略与之对接,分享发展红利,深化双方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和平、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秦院长与马来西亚副外长、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交谈
秦亚青院长与拉兹坦所长在协调员会和研讨会上致辞。秦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合作不仅惠及双方,还为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协力推进NACT合作,助力中国—东盟关系“钻石十年”,秦院长在讲话中就NACT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完善NACT运行机制、集聚智库资源开展共同研究、发挥NACT公共外交的平台作用。
NACT国家协调员会议讨论了《NACT概念文件》、NACT机制建设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各方对“NACT中国”提出的《“中国与东盟:从伙伴到共同体”工作组概念文件》表示高度赞善,希望中国与东盟专家的联合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贡献力量。“中国—东盟关系研讨会”围绕“东盟互联互通与一带一路倡议”、“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亚投行”以及“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等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学者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自贸区升级版,以及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等倡议表示欢迎,同时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NACT协调员会与研讨会均圆满完成既定任务与目标,标志着NACT机制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已顺利进入工作进程,与会各方相信NACT在地区合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二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