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201474,由外交学院主办的“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启动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近百名官学界代表与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大使、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泰国国家协调员皮内提先生、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国国家协调员、外交学院常务副院长秦亚青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中致辞。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主持开幕式。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还包括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驻华大使,中国与东盟各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各国国家协调员。

 

刘建超部长助理在发言中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符合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结成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必须携手同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共同保持地区整体增长势头,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双方应当从三方面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一是加深利益融合,打造利益共同体。二是深化政治互信,打造责任共同体。三是扩大人文交往,打造情感共同体。最后,刘建超部长助理就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包容开放,各国家协调员单位一方面要通过汇集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学者来充分发挥支点作用,共同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域内外其他智库交流合作,相互借鉴补充。第二,要与各国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在全面了解中国东盟合作现状基础上为双方关系发展提出前瞻性、可操作性建议。第三,要架起政府与民间沟通的桥梁,既要帮助民众更好的理解政府政策,又要协助政府准确了解民意,夯实双方合作的社会基础。

 

 

 

赵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经历了“黄金十年”,在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十年应当是更加美好辉煌的“钻石十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以及落实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2+7”框架,为提升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描绘了远景目标和美好蓝图。赵院长指出,在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同时,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各种困难和复杂问题的挑战,以坦诚、务实和创新的态度,认真探讨如何从政治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文交流三大领域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他指出,外交学院作为“东亚思想库网络(10+3)”和“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10+1)”的中国国家协调单位,将一如既往,积极发挥二轨对话的职能和责任,为扩大中国与东盟在各方面的共识、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努力工作。

秦亚青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成立的背景和进展,特别是73召开的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第一次国家协调员会议的情况。他指出,经过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在第一次国家协调员会议上一致通过了NACT概念文件,就NACT的宗旨和目标、运行机制、成员构成、经费支持等达成共识,标志着NACT正式启动,它将作为中国与东盟智库合作的平台,为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从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人文三方面深入探讨了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基础和实践活动,并就如何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