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由我院亚洲研究所、外交学系、外事办公室和研究生部联合主办的“亚洲新地缘政治”圆桌会议在展览馆路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部等机构专家及我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成上午和下午两个分论坛。上午,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 梅农大使(Amb. Shivshankar Menon)受邀来我院发表主旨演讲。梅农大使以《印度与亚洲地缘政治:过去与现在》为题,阐述了亚洲新地缘政治形成的动力、形态及政策和理论意义。他指出,亚洲新地缘政治的出现主要源于经济多极化和再崛起大国(reemerging powers),其结果是多元秩序出现,民族主义回潮,以及科技作用日渐凸显。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濒临冲突的边缘?梅农大使认为并非如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法全面解释亚洲的过去和现在,应挖掘亚洲维持和平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从合作中总结经验。他还对印度的政策选择和中印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判断。随后,中外专家围绕梅农大使的精彩演讲展开研讨。现场讨论热烈,成果丰硕。活动开始前,徐坚院长会见了梅农大使,外办主任吴晓萍、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等陪同会见。
下午,马来亚大学Ngeow Chow Bing博士和菲律宾学者Aaron Jed Rabena博士分别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Ngeow Chow Bing博士以《中美之间的东南亚:对世界和地区秩序的影响》为题,从东南亚的视角提出了对世界秩序和地区秩序的看法。Aaron Jed Rabena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对亚洲地区秩序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中国处理与邻国领土争端的方式和影响。随后,专家们围绕自由秩序、中国秩序观、中国应对领土争端的政策等议题展开讨论。
最后一个环节为“博士生学术沙龙”环节,邀请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吴言同学就自己的研究发表了报告。在场专家对两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圆桌会议系“浮现中的世界新秩序”系列工作坊第二期。工作坊依托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由我院亚洲研究所、外事办公室、研究生部共同策划,将于本学期内举办多场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