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机制(10+3)。2002 年,“东亚研究小组”(EASG)建议在“10+3”框架内成立“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为一轨合作提供智力支持。这一建议在当年举行的第六次“10+3”领导人会议上正式获得通过。中方认领了这项任务。2003 年底,外交部指定外交学院作为“NEA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学院于2004 年正式成立东亚研究中心,作为“NEAT 中国”秘书处,开展第二轨道外交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院的相关学术与政策研究。2013 年,中国与东盟纪念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李克强总理倡议成立“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钻石十年”、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东亚研究中心被指定为“NAC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2013 年,在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的关心和支持下,外交部依托东亚研究中心成立了“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官方认可的专门从事中日韩合作研究的智库。2014 年初,为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东亚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亚洲研究所。同年,中日韩三方同意尽快建成“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并指定了各国协调单位,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被指定为中国国家协调单位。
第20届东亚论坛在越南芽庄成功举行
2022年12月19-20日,第20届东亚论坛在越南芽庄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越南外交部主办,主题为“10+3合作25周年:共同复苏 共同增长,实现东亚包容、公平、可持续发展”。来自东盟十国、中日韩以及东盟秘书处、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政府高官、产业界代表、专家学者近百人参会。 本届会议正值10+3合作25周年之际,也是新冠疫情以来首次举办的线下会议,各国高度重视,均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会。中方代表团由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担任团长,外交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随团参会。 崔天凯大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10+3合作启动25年来,地区国家共享机遇,相互成就,实现... …
2023-01-13 了解更多2022年中国—东盟合作十大新闻
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三十一周年。三十一年风雨同舟,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双方共克时艰,共同繁荣,为建设成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 岁末将至,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中国东盟报道》杂志与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回顾这一年中国与东盟的难忘历史时刻,并对2022年中国—东盟合作十大新闻进行深度点评。 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扎实开局,立足长远擘画未来 为全面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共识,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2023-01-05 了解更多青年携手,大道同行——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计划”成功举办
阐明立场、协调政策、共享成果,11月24日至29日,由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计划”如期举行。作为最贴近澜湄合作机制系列会议机制的全真流程模拟,在近一周的活动时间内,150余名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中国的优秀青年学员分别组建澜湄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湄公河委员会等国际或区域组织代表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同参与研修活动,举办系列工作组会议,召开“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今年的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训项目既是一场优秀青年代表自我展示的“大咖秀”... …
2022-12-08 了解更多“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峰会”暨“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闭幕式成功举行
立足国家立场、凝聚合作共识、发布联合声明,11月29日上午,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主办的“2022年澜湄合作模拟领导人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作为“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的压轴活动,150余名致力于未来从事外交事业的六国优秀青年,分别组建澜湄六国代表团,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湄公河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团,共同召开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峰会。 澜湄议程精彩纷呈 主办方邀请多名专家学者为各代表团提供专业会前指导,六国青年学员在三个工作组的平行会议期间围绕相关议题认真思考、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以工作组报告形式共计提交近90份会议文件,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
2022-12-06 了解更多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拟于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举办“气候创新网络”——青年适应气候变化素养教育项目系列讲座(三)。 一、讲座主题: 《绿色金融》 二、授课专家: 毛倩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绿色“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员。 三、讲座时间: 2022年11月25日(周五)13:30-15:30 四、主办单位: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五、主持人: 李正阳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讲师 六、讲座参与方式: Zoom会议号:86433182323 密码:441623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授课专家简介: 毛倩,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国际合作部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可持续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和蓝色金融,主要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项目开发和管理。她牵头开展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开发、数据库建设、报告和学术专著撰写工作,支持能源金融、气候金融、ESG和转型金融的相关研究工作。她曾在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研究中心、联合国难民署(瑞典)和宜家(中国)工作从事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拥有环境研究与可持续科学和金融学的复合学术背景。
2022-11-24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拟于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举办“气候创新网络”——青年适应气候变化素养教育项目系列讲座(二)。 一、讲座主题: 《适应政策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与南南合作》 二、授课专家: 王彬彬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气候传播方向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客座研究员,国合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专家。 三、讲座时间: 2022年11月22日(周二)10:30-12:30 四、主办单位: 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 五、主持人: 董亮 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六、讲座参与方式: Zoom会议号:870 802 04935 密码:382829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授课专家简介: 王彬彬,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气候传播方向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客座研究员、国合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专家。长期致力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09年起持续跟进研究全球气候治理,出版《中国路径》、《气候中国》等著作。2021年出版畅销书《我们选择的自己》。2020年4月起主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定期邀请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分享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报告已经在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期间正式发布,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2022年她的兴趣点是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与消费者行为改变及促进利益相关方联合行动。
2022-11-18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拟于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举办“气候创新网络”——青年适应气候变化素养教育项目系列讲座(一)。 一、讲座主题: 《从海洋与沿海地区看全球气候变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二、授课专家: 叶谦 北京师范大学气候变化影响与综合风险治理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卫星气候学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中的CO2空间分布(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灾害风险治理。 三、讲座时间: 2022年11月22日(周二)8:30-10:30 四、主办单位: 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 五、主持人: 董亮 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六、讲座参与方式: Zoom会议号:878 303 96031 密码:522 725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授课专家简介: 叶谦 北京师范大学气候变化影响与综合风险治理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卫星气候学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中的CO2空间分布(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灾害风险治理。 2011.4 – 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2011.5 – 至今 国际综合风险防范项目 执行主任 2008.1 – 2011.3 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研究员 2002.1 – 201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2008.10 – 2011.4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能力建设联盟 研究员 1999.12 – 2008.9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能力建设中心 研究员 1997.4 – 1999.1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业务处 处长 副研究员 1993.10 – 1997.4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气候诊断中心 博士后
2022-11-182022年9月6日,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第36次国家协调员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成功举行。会议由“NEAT老挝”国家协调单位——老挝外交学院主办,东盟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NEAT国家协调员单位代表共约50人与会。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副所长崔海宁副研究员、苗吉副研究员、国际经济学院李锋副教授出席本次会议。老挝外交部副部长Phoxay KHAYKHAMPHITOUNE致开幕辞。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三十五届NEAT国家协调员会议报告和2022年度六个工作组研究报告,分别是《东亚第三方市场合作》(NEAT中国)、《在疫情时代中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和有弹性的社会经济恢复和增长》(NEAT老挝)、《数字化转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NEAT越南)、《迈向东亚地区碳中和》(NEAT日本)、《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东亚合作》(NEAT韩国)及《新冠疫情下的战略性沟通经验:10+3经验、最佳做法和前进方向》(NEAT菲律宾)。国际经济学院李锋副教授代表“NEAT中国”汇报了中方工作组实施情况及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得到会议高度认可。随后,会议以六个工作组报告为基础起草了NEAT2022年度政策建议报告《NEAT备忘录19》,该备忘录将于9月底定稿并拟由主席国“NEAT老挝”提交10+3高官会,并同时抄送东盟秘书处,经高官会呈送10+3领导人会。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2023年NEAT主席国及NEAT网站建设等议题。根据主席国“NEAT老挝”建议,2023年NEAT主席国将在相关成员国自愿认领基础上确定。最后,老挝外交学院院长Amb. Mai Sayavongs致闭幕辞,会议圆满结束。
2022-09-12